臺灣已有大學率先研發(fā)出了智能隱形眼鏡,日前臺北世貿一館舉辦「2019 未來科技展」,臺灣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邱俊誠團隊公布,成功在隱形眼鏡裝上傳感器,可協(xié)助診斷干眼癥,將來更可望結合AR開發(fā)游戲。該智能隱形眼鏡使用三明治夾層結構,把傳感器夾在硅水膠之間,所以眼睛不會接觸到傳感器。
Google也曾在早間嘗試開發(fā)智能隱形眼鏡,但后來宣告擱置。據悉,臺灣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開發(fā)的智能隱形眼鏡,其中一個優(yōu)勢是可長時間佩戴。邱俊誠表示,裝置可以實時觀測干眼癥狀況,量測淚液蒸散速率、淚液滲透壓和眼球表面溫度,有效解決目前不易量化評估干眼癥的缺點,協(xié)助醫(yī)生診斷干眼癥狀況,評估藥物有效性和選擇,達到精準醫(yī)療的效果。
據悉這副智能隱形眼鏡用了9年時間開發(fā),并在今年9月完成動物實驗,針對毒性、刺激性和靈敏性進行測試,明年就要開始進行人體可行性評估。
研發(fā)團隊解釋成功的關鍵,在于選對材料和整合技術,耗費了2年半的時間才解決材料問題,有些公司選用硅膠,但是不透水、不透氧,戴了不舒服,團隊則是選擇一般市面上隱形眼鏡的材料硅水膠為主體,傳感器則是用金作為材料,使用三明治夾層結構,把傳感器夾在硅水膠之間,所以眼睛不會接觸到傳感器,目前該申請智能隱形眼鏡已成功申請了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