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是信息化發(fā)展的新階段。2017年12月8日第二次集體學習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提出: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zhàn)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已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隨著大數據時代的悄然來臨,數據不再是一個抽象的專業(yè)名詞,它已經無孔不入地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數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斷地增長和累積,世界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掀起了一場新的數據革命,給人們的生活、工作與思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從高等教育領域來看,大數據正在引領教學、科研和管理不斷創(chuàng)新與變革。
在教學方面,大數據正在引領教學模式變革。教師在課堂講教材的教學范式是工業(yè)社會的產物,為造就大批量標準化人才曾立下赫赫戰(zhàn)功。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教師、教材是知識的權威來源,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大數據時代,教學對象由“數字移民”變?yōu)?ldquo;數字原住民”;教學環(huán)境由線下的教室變?yōu)榫€下線上融合的O2O環(huán)境;教學資源由紙質的教材課本和輔導材料變?yōu)榇笠?guī)模、開放式在線學習資源。大數據正在引領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向智慧教學模式變革。課前,教師可利用大數據平臺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分析,進行個性化在線指導;課中,教師可通過大數據平臺開展異地同步互動教學,還可以監(jiān)控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過程,根據學生的學習行為特征,動態(tài)調整教學內容和節(jié)奏,量身打造高質量的個性化教學。對于學生而言,大數據可幫助其了解學習過程的發(fā)生機制,從而用來優(yōu)化學習,開展適應性自我導向學習。總的來看,大數據創(chuàng)造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智慧教學活動,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在科學研究方面,大數據正在開創(chuàng)新的科研范式。進入大數據時代以來,數據已成為科研活動的核心。在過去,由于個人收集的信息不夠全面、不夠準確以及信息傳遞的滯后性等問題,容易出現研究目標脫離實際需求的問題,申報結果經常不夠理想。而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普及,通過對已有的內部、外部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和深度挖掘,對相關領域所關注的關鍵技術、發(fā)展方向進行分析和預測,可以減少科研項目重復立項。借助海量數據平臺和跨學科、跨領域、跨國界、跨地域的科研協作網絡,可實現共享、協作研究,從而提高研究效率。在一些學科領域和科研中,需要以大數據處理技術為基礎的新型科學研究,由大數據技術支撐的海量數據運算,成為整個研究過程的主導性、決定性因素。
在管理方面,大數據助力大學管理智能化。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的管理模式有助于管理服務的科學化。通過構建教育大數據一體化管理平臺,能量化的盡量量化,為學院管理現代化,尤其管理服務的科學化提供實證數據和決策支撐。例如,對學生進出圖書館、自習室等學習行為數據的監(jiān)控,可以實現對學生學習投入度的分析,瞬間可評出最努力的學生;對選課系統(tǒng)的數據分析,可瞬間評出最受歡迎的課程和老師;對OA辦公系統(tǒng)的數據分析,可瞬間評出工作效率最高,服務態(tài)度最好的職能部門。當各方面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豐富度和系統(tǒng)化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海量數據之間的相互關聯將生成以即時分析和動態(tài)預測為基本功能的智能化校園管理系統(tǒng),為師生自我管理提供便利,幫助學院破解系列管理上的難題。當然,一體化智能校園管理平臺建設,要以校園法治化水平提高為前提。對師生學習、生活及工作數據的采集和運用,必須得到師生的同意和授權。
大數據運用有助于引領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變革,提升教學、科研、管理服務水平和質量,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大大數據在高等教育的應用研究,為實現中國夢貢獻教育人的智慧。
(原標題:大數據助力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