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增長紅利的逐漸消失,移動互聯(lián)網進入后流量時代,電商行業(yè)也迎來了后流量紅利時代的“下半場”。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沒有流量是生存不下去的。面對這樣的困境,依靠流量賴以生存的電商企業(yè)們該如何實現彎道超越?
18年前,誰也不知道,馬云和邵亦波,因為一件事兒,徹底改變了中國互聯(lián)網格局。
2000年前后,在互聯(lián)網企業(yè)圈內,有三件讓人咋舌的事兒:馬化騰賣騰訊、丁磊賣網易、邵亦波賣易趣網。
QQ當時作價400萬美元,新浪王志東拒絕了這筆交易,搜狐Charles補刀:“QQ這玩意我搞幾個清華的實習生,幾個星期就能開發(fā)個比馬化騰做得更好的產品,干什么要花幾百萬去買,腦子有病?。?rdquo;
網易當時深陷“假賬危機”,丁磊壓力大痛苦不堪,外界對其避之不及。
易趣網當時是國內最大的電商,獲得美國電商ebay3000萬美元融資,其創(chuàng)始人25歲的邵亦波美國哈佛商學院歸來,易趣網占中國電商C2C市場八成份額,在中國如日中天。2003年6月,易趣網以1.5億美元的價格賣給eBay。
這三筆交易,騰訊、網易因無人看好而無法交易,被人人看好的易趣網最后被賣了。
易趣網被賣,成就了它當時的競爭對手馬云。易趣網被賣之前,淘寶網才成立幾個月,淘寶網當時還不敢進入易趣網占據80%市場份額的C2C市場。
馬云曾說道:“如果不是邵亦波主動退出C2C市場,我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的。”
18年過去了,這三筆交易,徹底改變了整個中國的互聯(lián)網格局。騰訊沒有賣,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lián)網公司,市值3.5萬億港元。易趣網被賣成就的阿里巴巴,其市值達到4800億美元。
18年后的今天,中國互聯(lián)網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有人認為,中國的互聯(lián)網鐵板一塊,是一個壟斷的市場;也有人認為,互聯(lián)網新物種正在崛起,版圖將會重新劃分。
每一次互聯(lián)網浪潮,重新分配商業(yè)版圖。今天,我們在這里想要探討正在邊緣崛起的新物種:小米、美團、拼多多,它們能否成為新互聯(lián)網領跑者?
過去兩年半,一家上海的獨角獸——拼多多飛速崛起,讓昔日平靜的電商巨頭——阿里和京東有些不安。一場針對拼多多的防御戰(zhàn)打響,在阿里和京東內部,都將其列為新競爭者。
劉強東曾經內部訓話,要警惕互聯(lián)網新物種。但是在劉強東的眼皮底下,OPPO、VIVO依舊在線下崛起,從一個分支撼動京東最堅固堡壘的3C領域。
而另外一家公司正在復制相同的道路。小米公司最近在香港上市,市值突破4500億港元,雷軍身價超越劉強東。
與雷軍齊名的美團創(chuàng)始人王興、拼多多創(chuàng)始人黃崢,被外界稱為BAT巨頭之外,最具影響力的新一代互聯(lián)網巨頭——MMP。
其一小米(M),前不久在香港上市,市值4500億港元;
其二美團(M),即將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外界對其估值600億美元;
其三拼多多(P),本周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市值預計250億美元。
毫無疑問,MMP是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最新崛起的新型互聯(lián)網公司,但它們能否互聯(lián)網巨頭陰影之下實現彎道超車,他們能否構筑自己的護城河?
這三家公司,都是從邊緣開始崛起,從電商巨頭阿里與京東腳下成長起來,其增速超過傳統(tǒng)巨頭,實現彎道超車的根本原因在于:從人的需求出發(fā),構建新的精準消費場景,重構電商品類、供應鏈和服務價值,利用技術不斷驅動迭代。
邊緣公司能否走到中心,再造新的傳奇?
1
小米入侵電商
要成長為新物種,就要經歷你不再扮演的角色。
——《失控》凱文凱利
2004年,劉強東在北京中關村開實體3C零售店的第6年,他發(fā)現賺錢越來越艱難,從迷惘中逐漸看到了方向。
那時候,他看到淘寶、當當網等電商在中國如火如荼。劉強東開始觸網嘗試放棄實體店,開始在網上賣3C電器。此后,劉強東曾經在中關村的3C店以不可逆的方式,在此后的多年生意越來越差。曾經火爆的全國電子城,如今論門庭冷落,淪落為修理網點。
京東構建護城河的方式,將電商品類擴張,在全國圈地,構建物流體系。“正品+物流”正是京東崛起的一大秘訣。
劉強東在3C電商領域貌似構建了固若金湯的護城河,但是在新物種小米面前開始動搖。
2007年12月的一個深夜,北航北門的柏彥大廈。雷軍掐滅手中的煙頭,背起包走出辦公室,離開他服務了16年的公司金山軟件,感覺包都比平時沉了很多。
那時候的雷軍成名多年,被譽為中國互聯(lián)網“活化石”??粗ヂ?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一波波的商業(yè)浪潮,他更多的心有不甘。
離開金山后,做過兩三年早期投資。
一直到2010年,41歲的雷軍和公司10多個員工,在辦公室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宣告小米誕生,準備迎接移動互聯(lián)網風口。
雷軍說:“站在風口,豬都會飛。”
11年過去了,小米在香港證券交易所登錄,市值4500億港幣,超過京東市值507億美元市值。
如今,小米打造的電商+線下門店模式,是阿里、京東電商之外,最具影響力的電商平臺。京東匯聚眾多B2C電商品牌,這種模式正在受到極致的垂直電商小米的挑戰(zhàn)。
小米的根基產品是手機硬件。在雷軍看來,這種“感動人心,價格厚道”手機產品,是小米發(fā)展電商、互聯(lián)網的基石。
“小米其硬件產品利潤不超過5%。”這種讓利策略,讓小米在中國以及全球暢銷,后發(fā)致人的小米正在成為全球第4大手機銷售商。
通過小米手機,小米正在構建具有粘性的用戶,構成了小米移動電商和互聯(lián)網業(yè)務。
另外一方面,小米線下不斷擴張,其在售品類通過生活場景不斷擴張,小米自有以及生態(tài)鏈智能產品超過500款,此外小米有品SKU超過3000。
小米電商體品類,從手機、電視、平衡車、凈化器一直向前擴張,一直蔓延到生活消費品,包含服飾、紙巾、床品等。今年,小米電商SKU將擴充到5000,以后每年翻番。
與電商京東相比,京東的用戶為交易用戶;而小米的用戶,有粘性的“發(fā)燒友”,購買產品后將產生更多的生活服務可交流溝通的場景數據。
簡單說,通過讓利與互動,小米與用戶走的更近。
根據小米披露的數據,截至2018年3月,用戶每天使用小米手機的平均時間約4.5小時,MIUI月活用戶超過了1.9億。小米通過各類硬件,構筑的平臺IOT平臺連接了1萬臺設備。
這種新型的可交互的電商關系,在小米的財報中有良好的反饋。過去三年,小米的互聯(lián)網收入分別達到32.4億元、65.4億元、98.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75%,對應毛利為20.8億元、42.1億元、59.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69%。
小米線下門店不斷深入,東南亞以及全球擴張在持續(xù),這種粘性越來越強,這類新型的高度垂直交互性的互聯(lián)網電商,開始展現獨特的生命力。
2
服務電商“破土”
我們最終發(fā)現,想要得到生命真正類似的行為,不是設法創(chuàng)造出真正復雜的生物,而是給簡單生物提供一個機器豐饒變異的環(huán)境。
——《失控》凱文凱利
15年前,湖畔花園風荷園16幢1單元202室,馬云和18羅漢在這里“密謀”。
馬云在這里喊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這一年的夏天,非典席卷了中國,中國電商業(yè)寒流,阿里巴巴超過500人被隔離,是當時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讓整個杭州都如臨大敵,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這一年,淘寶網在阿里巴巴旗下“秘密小組”中誕生。剛出生不久的淘寶網,遭遇當時中國互聯(lián)網巨頭——新浪、網易、搜狐封鎖,無法投放廣告,只有百度賣給了2萬個關鍵詞給淘寶。
此外,淘寶網當時每天花費上百萬的錢,在個人站點上投放廣告。
非典時期,馬云讓員工都待在家里辦公,然后在線上溝通工作。非典讓數百萬害怕出門的人嘗試在網上購物。
2004年,淘寶在逆境中迅速崛起,流量超過易趣網,成為國內第一大電商。
一路走來,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天貓成為中國實物電商運營的基礎設施服務商。
2010年,創(chuàng)辦校內網、飯否網失敗的31歲小伙王興誤打誤撞的進入了一個領域——團購。
和馬云一樣喜歡做戰(zhàn)略規(guī)劃的這位小伙或許早已經看到了電商業(yè)形態(tài)發(fā)生的變化:從有形的實物電商,延伸到無形的服務電商。
根據艾瑞咨詢的預測,中國的城鎮(zhèn)化進程,正在推動生活服務業(yè)發(fā)展。2023年,生活服務行業(yè)規(guī)模有望達到33萬億元。
這是一個同傳統(tǒng)實物電商一樣大的市場。
從百團大戰(zhàn)中拼殺出來的王興,走上瘋狂擴張之路:收購大眾點評,對抗餓了么,擴張酒旅對戰(zhàn)攜程,進軍在線打車挑戰(zhàn)滴滴,收購摩拜單挑ofo……
當所有人都設定好商業(yè)邊界,都把思維局限在棋盤上的加減乘除時,王興帶著美團打破常規(guī),要把增長建立在無限戰(zhàn)爭里。
“太多人關注邊界,而不關注核心。”王興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說。他也曾對內部員工說:“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分外強大的互聯(lián)網競爭對手。我認為這是一個榮耀的事情,因為這樣的機會是不多的。”
今天,團購、O2O這些概念都不能準確描述美團的商業(yè)版圖了,它以人生活“吃、住、行”等延伸到生活服務各個方面,并在每個領域取得循環(huán)造血的市場份額。
王興闡述這種商業(yè)邏輯為,服務電商界亞馬遜。他認為,美團的未來:Amazonforservice。亞馬遜和淘寶,都是實物電商平臺(e-commerceplatformsforphysicalgoods),而美團的未來是服務電商平臺。
王興帶領美團橫沖直撞,可能最頭痛的是阿里巴巴馬云。
根據王興最新接受TheInformation的信息,美團和阿里巴巴分道揚鑣,主要原因在于阿里希望獲得更多控制權,而王興希望公司獨立發(fā)展。
毫無疑問,服務電商巨大的市場,馬云當然不會放棄。一個顯著的事實是,在美團上市前,阿里巴巴耗費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么,接著花費約10億美元收購百度外賣。
2017年中國互聯(lián)網餐飲外賣市場,美團外賣占41.8%市場份額,而餓了么+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達到50.6%。
而在酒旅領域,美團酒旅正在追趕攜程,成為中國第二大的OTA。而該業(yè)務,也直接對標阿里旅行平臺——飛豬業(yè)務。在線下新零售,美團旗下小象生鮮正式落地,對標的是阿里旗下的盒馬生鮮。
在團購領域,美團打下了中國80%的市場份額,已經成為行業(yè)壟斷霸主。
5年前的年會,王興的PPT只是簡單寫了幾個數據。
那時候,很多人說王興癡人說夢,而如今,這些數字正在變?yōu)楝F實。
而隨著美團公布招股書,其高速增長的秘密正在破解。
過去三年,美團營業(yè)收入分別為,美團2015年至2017年營業(yè)收入分別為40億元、130億元、339億元,2016年同比增長225%,2017年同比增長161%。
過去3年,美團調整后凈虧損59億元、54億元、29億元,虧損每年在大幅減少。
2017年度美團點評整體收入超過330億元,GMV交易額突破3600億元。2017年的活躍買家數為3.1億,活躍商戶440萬。
美團,從邊緣的團購起步,已經成長為生活服務電商超級入口。中國服務電商的土壤已經形成,未來會成長到多大,誰知道呢?
3
拼多多破壁之旅
生命是一種鏈接成網的東西——是分布式存在的。它是在時空中延展的單一有機體。
——《失控》凱文凱利
2001年6月18日,網易還沒有擺脫“假賬危機”影響,香港有線寬屏表示,不再與網易進行收購談判,當日網易股價跌到1.53元/股。
不滿30歲的丁磊陷入最迷茫時,他向當時已經名滿中國的步步高(11.020, -0.06, -0.54%)創(chuàng)始人段永平求教出售網易問題。段永平,如今OPPO、VIVO手機幕后遙控操盤手。
“你賣了之后干什么?”段永平問。
“我賣了再開一家公司。”丁磊說。
“你現在不就在做一家公司,為什么不做好呢?”段永平笑了。
聽了這番話,丁磊決定放棄門戶模式,將公司總部從北京搬回廣州重新開始。此后,網易的股價一路下跌,段永平在0.8美元持續(xù)買入。
在絕境中,網易中從短信業(yè)務開始盈利,逐步進入郵箱、游戲等業(yè)務,一步步將網易做大,而段永平也持有網易多年。而江湖傳言,他賺了上百倍的收益。
10多年后,有位杭州小伙從美國回到上海創(chuàng)業(yè),他創(chuàng)立電商后,丁磊、段永平以及王衛(wèi)、馬化騰等給他投資。
這個小伙叫做黃崢,拼多多創(chuàng)始人。
與小米、美團走過的歷程不一樣,雷軍、王興用8年時間將公司推上上市的舞臺。而黃崢,只用了2年半,就把拼多多送上了美股納斯達克征程。
拼多多創(chuàng)造了電商界的商業(yè)奇跡。
一家電商交易額從0做到1000億所需時間,京東走了10年,淘寶用了5年,而拼多多只用了2年多時間。
根據最新披露的數據,2018年Q1,拼多多交易額(GMV)已經662億元,總訂單量超過17億單。2018年3個月的業(yè)績,已經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的一半。特別是新的廣告系統(tǒng)上線,一個季度內帶來13.85億的營收,增長37倍。
2008年Q1新增5000萬用戶,顯示拼多多的用戶增長勢頭依然保持強勁態(tài)勢,總用戶數達到2.95億,已經接近淘寶的一半會員數,月度活躍用戶數達到1億人,活躍商家100萬家。
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新物種,攪動了中國20年的電商江湖,更震撼了電商巨頭阿里、京東。
“如果還按照傳統(tǒng)的思維去競爭,是永遠無法突破巨頭包圍的。”在黃崢看來,拼多多和阿里巴巴、京東不在同一個競爭維度。流量玩法是今天互聯(lián)網的主流邏輯,帝國競爭、地盤之爭是今天的主要命題,那些爆紅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多數都是阿里、騰訊直接或間接博弈的產物。
黃崢接受《財經》雜志采訪時表示,后流量時代的關鍵是以人為核心,找到更適合這個時代、更適合消費者的,本質的玩法,這樣才能在一個看似沒有機會的飽和領域找到新的商業(yè)突破。
黃崢將拼多多定義為:“Costco(美國折扣店)+迪士尼”的結合體,用戶可以用最劃算的價錢買到想要的東西,也會在里面收獲很多快樂。
而實際上,從拼多多發(fā)展歷程看,更像是創(chuàng)業(yè)者持續(xù)嘗試找到的一條創(chuàng)新之路。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這個項目從上海尋夢網絡科技公司孵化出來,最開始要致力于為供應商和物流一起打造一個加盟式平臺運作方式。當時這個項目叫做拼好貨,主要為生鮮水果自營,形成了產品供應保質量、購物享受舒適的社交電商。
2015年9月中旬,拼多多和拼好貨正式合并,拼好貨繼續(xù)在拼多多的基礎上將品牌進行大力推廣并協(xié)調后端的倉配,將倉配緊密地對供應商等賣家進行開放,大大提高了水果電商的品質。同時,拼多多在正式上線后,平臺采用拼團模式且產品并未局限于水果,而是覆蓋了各類品種的商品。
從這個商業(yè)貨源起點,我們可以看到拼多多的初衷,滿足海量同類商品的一群人需求,打造拼工廠和拼農貨的供應鏈商品,后來因為品類需求的擴張,被稱為“萬能的淘寶”。
拼多多在運營過程中,發(fā)現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流量被瓜分完畢,而且非常昂貴。最后,拼多多通過拼團購貨的方式,找到了微信這個成本最低的模式。
而巧妙的是,阿里淘寶、天貓、京東電商平臺持續(xù)消費升級,持續(xù)搶奪一二線城市消費人群,其高度重合。而微信為移動互聯(lián)網產品,坐擁8億中國活躍用戶,首次打破了一二線與三四線城市的圈層壁壘。
拼多多通過“高性價比的商品+微信拼團”的方式,進入一二線城市,同時迅速殺入阿里、京東的競爭“空白”地帶三四線城市,海量的電商用戶被激活。
這些新用戶,處于傳統(tǒng)中心化電商之外。而拼多多是把海量流量集中到有限商品里,有了規(guī)模之后再反向定制,從而極大降低成本。當這些去中心化的分布式需求,在拼多多購買低價商品時,可能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
至此,在淘寶、天貓、京東觸達較少的5億移動互聯(lián)網人口市場誕生,拼多多為淘寶京東之外的商家提供創(chuàng)業(yè)平臺,提供供應鏈,挖掘商業(yè)場景,依靠大數據做人貨匹配。
拼多多在持續(xù)創(chuàng)新,以“多多果園”為例,該產品設計了一套用戶參與種樹、偷菜的游戲,用戶參與互動同時獲得真實水果。“多多果園”上線不到半個月,用戶量近4000萬,累計有200萬用戶收到了水果,幫助農民售出價值3000萬元的各類水果。
那么,新生拼多多到底在目前電商中競爭力如何?
觀察一個電商的基礎參數:GMV和用戶,拼多多正呈現指數級別的增長。
而反觀另外幾個參數:其一,獲客成本。收益微信拼團模式和社交紅利,拼多多獲取單個用戶的成本僅約10元,而其他傳統(tǒng)電商獲客成本高達數倍元。
其二,復購率。2017年拼多多產生43億筆訂單,當時年活躍用戶達2.448億人次,即年平均每人消費17.6次。而同期,京東年復購率為7.06次。
其三,客單價。目前拼多多單個年活躍用戶貢獻的GMV僅為674元,僅為阿里的8%、京東的15%,這也和拼多多銷售的品類有關。從這個角度講,拼多多需要加大品類,優(yōu)化供應鏈,單個用戶每年購買的商品總額才更多。
而從盈利角度講,目前拼多多主要的收入來源于傭金和廣告,2018年第一季度,這一比例達到了2:8。拼多多的商業(yè)模式,開始越來越接近阿里巴巴——電商基礎設施服務商。
而在黃崢構想中,拼多多——是一個“物美價廉”的美國版Costco+娛樂場所迪士尼落地中國的新商業(yè)形態(tài)。
而拼多多面臨最大的挑戰(zhàn)是“假貨”,這是商業(yè)的底線。而整個電商行業(yè)都會面臨這個挑戰(zhàn),這需要拼多多不斷升級。
而黃崢依舊持續(xù)在追求獨特,回歸常識,回歸商業(yè)創(chuàng)新。
小米、美團、拼多多從傳統(tǒng)電商看似邊緣的地方,從不同人群的基本需求出發(fā),構建全新場景,從阿里和京東的商業(yè)縫隙中撕開了巨大的裂口。
這些看似邊緣的企業(yè),能否走到舞臺中心,成為新一代的互聯(lián)網領跑者?
改變已經發(fā)生,晝夜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