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無時不刻在經歷著各種不確定性和變化,制造企業(yè)也不例外。如何掌握主動權,在變化當中站穩(wěn)腳跟,核心就是精益。
迅雷創(chuàng)始人之一,人氣創(chuàng)業(yè)營導師程浩就專門講了這個話題,并把精益定義為:先追求效益,再追求規(guī)模。
我們聽到“智能”兩個字,很容易簡單地將其定義為通過人工智能的信息化和自動化等技術進行生產的過程。
但其實,這只是智能制造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并不是全部內容。于琪在《落地生根——讓智能制造回歸價值》中果斷指出,精益才是智能制造的落腳點。
其實智能制造和精益所追求的目標,都是提高效率,減少浪費。也就是說,在產業(yè)升級為智能制造的這條路上,不能只考慮引進的機器夠不夠先進?生產流程是不是一體化?而是要緊扣價值的最大化來尋找適合的方案。
換句話說,智能制造不僅要能夠解決問題,而且要能夠劃算地解決問題。
如果為了實現自動化而導致前期的預處理量負荷過重,自動化就成了短板,這樣的智能制造也稱不上有什么實際意義了。如果智能制造只是加快了生產速度,但流水化的產品卻損害了品牌的價值,這樣采用智能制造也是不劃算的。
于琪在這本書中多次提到,對智能制造而言,要先談價值,再談方案,接著談痛點,最后才輪到談技術。
在智能制造升級轉型中,往哪個方向轉型,某個項目值不值得做,最要緊的就是考慮價值的增長,否則的話,再先進的技術也都是空談。
那么,前面談到的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價值,到底是什么呢?要怎樣看出有沒有價值呢?于琪在這本書中也討論了這個話題。
企業(yè)界有個詞,叫做投資回收周期,這個指標就比較適合用來衡量所謂的價值?;厥罩芷诙?,代表的就是獲利很快就能趕上投資的資金,這樣價值就比較高。
一般認為,投資回收周期在3年以下的,才是比較值得投資的項目。如果要全面衡量投資回收周期,就可以預估投資所要花費的金額,比如采購的金額,維護設備的金額,其它潛在的金額等,然后再和回報收益進行比較。
除了硬件等固定資產,企業(yè)在進行智能制造的時候,也要引入一系列的軟件系統(tǒng),這些同樣存在投資回報率的問題。
但不同于硬件設備,軟件系統(tǒng)是要進行生產制造,且完成全部流程之后,才看得見收益。與此同時,軟件系統(tǒng)的收益量化只有30%左右能被直觀地看到,收益情況也因企業(yè)的使用情況而異。
盡管難以準確計算軟件系統(tǒng)的投資回報率,于琪在文中介紹的PERT方法用來估量軟件系統(tǒng)的投資價值還是夠用的。
綜合考慮樂觀的回報率、可能的回報率和悲觀的回報率,可行性的大小就能如冰川浮出水面。
總的來說,智能制造要先考慮給企業(yè)帶來的價值有多大,而其中的價值也不能憑空猜測得出的,而是要經過量化計算估摸出一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