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誕生至今,PLC出色的完成了銜接設備層與信息層的任務,承擔了上傳下達的職責,并收獲了易用、可靠的美名。我們將工業(yè)領域的架構,分為現場層、控制層、信息層等多個層級“金字塔”的做法,也伴隨PLC一起深入人心。但是在最近幾年,工業(yè)領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工廠需要更扁平的架構、更簡單的流程和更智能的分析。這時如果依然沿用過去的分層架構思路,有些不合時宜。
隨著工業(yè)互聯網的發(fā)展,有些變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趨勢是不可逆轉的。市場、需求和技術的迭代,推動產品的演進,一切只是時間問題。
作為跨越OT與IT的橋梁,PLC的作用不容小覷。PLC連接與控制多種設備,將數據分析、處理,并傳遞到上層的信息系統(tǒng),成為工廠與車間的控制中樞。
從誕生至今,PLC出色的完成了銜接設備層與信息層的任務,承擔了上傳下達的職責,并收獲了易用、可靠的美名。我們將工業(yè)領域的架構,分為現場層、控制層、信息層等多個層級“金字塔”的做法,也伴隨PLC一起深入人心。
但是在最近幾年,工業(yè)領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工廠需要更扁平的架構、更簡單的流程和更智能的分析。加之PLC的功能日益完善,具備了更強大的數據處理,被賦予了跳出原有層級束縛的能力。
這時如果依然沿用過去的分層架構思路,有些不合時宜。
偉大的冰球選手韋恩·格雷茨基,保持著40項常規(guī)賽紀錄、15項季后賽紀錄和6項全明星賽紀錄,當他被問到如何在冰上跑位時,他說:“我滑向球下一步的位置,而不是它現在的位置。”對于PLC,我們也應該如此對待。
面向未來,突破“金字塔”的束縛逐漸成為一種必然,PLC的使命也有可能被重新定義。
跳出“金字塔”的架構,過去的一些基本假設需要被重置:
數據不必被分層,不同層級之間的數據可以相對自由的流動
數據的來源方和使用方,都更加豐富多樣
每個節(jié)點具備一定的智能,就近可以對數據進行初步分析和處理
5年之后,PLC會變成什么樣子?思考這個問題,更易把握工業(yè)互聯網的發(fā)展機遇。本文試圖呈現一些PLC的未來演進路徑和方向。
01
從PLC到工業(yè)智能控制器
第一種演進路徑,由OT領域的傳統(tǒng)巨頭主導,他們均已推出了下一代PLC的雛形。
最早啟動變革的是施耐德電氣,不僅積極推動PLC直連到云,還大力推進開放自動化體系,采納開放環(huán)境的編程語言IEC 61499,成為傳統(tǒng)自動化巨頭中的一股清流。
知名的事件要屬在2019年漢諾威工業(yè)展上,施耐德電氣推出了面相工業(yè)互聯網的控制器M262。簡單介紹,M262是一款集邏輯控制和運動控制于一體的PLC,能夠直接連接到云平臺,不需要中間加一個網關進行數據中轉。
延續(xù)直連云端、開放易用的思路,菲尼克斯電氣推出的下一代PLC,PLCnext,也值得關注。這款PLC基于Linux的操作系統(tǒng),允許使用Node-Red等開源編程工具,它既可以用作邊緣網關,也可以用作PLC。
PLCnext通過將操作系統(tǒng)、編程環(huán)境、通信接口和用戶界面全面開放,將傳統(tǒng)且穩(wěn)定的PLC與現代軟件工程的靈活性結合起來,在一個系統(tǒng)內既有實時控制的PLC,又有非實時的可直接鏈接IT(包括云、數據中心等)的系統(tǒng),為OT與IT融合給出了一種解決方案。
西門子和羅克韋爾自動化則紛紛將人工智能引入了PLC。
西門子推出了一款S7-1500神經網絡處理模塊,使機器能夠識別復雜模式。羅克韋爾自動化推出了LogixAI分析模塊,為自動化系統(tǒng)提供了對異常情況進行預測性分析的能力。
兩家企業(yè)的做法有些相似之處,這些輕量級的智能模塊與原有PLC可以緊密集成?;谠械目刂葡到y(tǒng),通過新增模塊可以實現基礎級的人工智能應用,不要求用戶具備復雜繁瑣的IT知識,無需部署IT網絡,也無需切換控制平臺。
從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心智認知出發(fā),這些品牌挖掘了很深的護城河。
根據MIR睿工業(yè)的統(tǒng)計數據,PLC產品在國內市場的整體規(guī)模大約為130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以國外品牌為主。西門子占據40%左右的市場份額,羅克韋爾自動化和施耐德電氣緊隨其后。他們對于PLC的演進路徑具有較強的話語權。
依靠前期積累的品牌壁壘,這些知名企業(yè)一般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將PLC中嵌入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并成為連接到云的邊緣設備。在這個過程中,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這個名稱已經不能涵蓋PLC的全部能力,它逐漸變成了工業(yè)智能控制器。
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充分迎合了用戶的新使用習慣,不僅自動化系統(tǒng)可以承載更多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滿足運算與控制的實時性、安全性要求,還能降低IT系統(tǒng)運營和部署的成本,分擔管理系統(tǒng)的運轉負荷。
02
從端到云,云化PLC
第二種演進路徑,推動者來自CT領域,提出了云化PLC的概念。
云化PLC,是指在云端運行的可編程控制器。通過將物聯接口標準化和應用云化,采用軟件定義的PLC與工業(yè)互聯網平臺直接相通,實現PLC的遠程控制,將APP和分析結果嵌入機器和云,實現智能化和自我感知,通過API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擴大工業(yè)互聯網平臺應用。
這種路徑的順利發(fā)展需要依靠一些前提條件。
首先,PLC的研發(fā)門檻已經被極大降低,標準化的硬件配合Codesys等工業(yè)領域的“安卓”平臺,保證了新一代PLC開發(fā)的快捷性和易用性。
其次,通信技術的發(fā)展,讓5G和TSN等技術融合成為可能,保證了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和可靠性。
第三,云端應用和開發(fā)者生態(tài)的極大豐富,以及在B2C驗證的成功實踐,讓新一代PLC的市場開拓可以探索更多的商業(yè)模式。
今年6月,華為攜手紫金山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寶信軟件正式發(fā)布了首個廣域云化PLC的試驗成果。試驗基于新一代工業(yè)控制邊緣計算架構和確定性廣域網技術,實現了跨越600公里距離的廣域云化PLC的部署和穩(wěn)定運行。
實驗中,云化PLC部署在上海,采用開放性架構實現,包括鯤鵬CPU、歐拉開源操作系統(tǒng)、面向IEC61499標準的PLC開發(fā)運行環(huán)境,遠程控制部署在南京的執(zhí)行端機械臂。在重度負載的背景流量沖擊下,確定性廣域網的平均時延小于4ms,時延抖動小于20us。
在此之前,已有云化PLC推出,運營商是重要的推動力量之一。
2020年11月,廣東電信聯合美的集團、華為公司,發(fā)布了“云化PLC創(chuàng)新應用”。今年10月,中國聯通和浙江中控聯合發(fā)布基于5G MEC的云化PLC品牌“DeepControl”。
物聯網、虛擬化和5G等技術發(fā)展,正在為PLC開啟許多新的可能性。在未來,一些工業(yè)流程可能會通過云端進行控制。但是在大多數場景中,仍然需要現場硬件來處理和傳輸數據。即便將5G與TSN結合,創(chuàng)造前所未有的無線通信速度,也不足以完全虛擬化所有機器控制,將其遷移上云。
物理上距離實體設備較近、充分滿足實時性和控制復雜度的要求,以及對數據隱私和安全性的考慮,位于邊緣側的PLC仍然具有更大的施展空間。
云化PLC的落地還有待時間的考驗,有些朋友可能會認為這類產品是來自CT領域的企業(yè)在試圖用自己擅長的產品以改造自己不擅長的場景,這種初始判斷無可厚非。
云化PLC的更大意義在于,它帶給我們思維模式上的突破。
5G用無線的方式解決了實時性的問題,云化讓PLC不必再受到物理位置的束縛。既然PLC可以云化,其它設備也具備云化的可能性。云化與5G的結合,讓分布式控制系統(tǒng)的規(guī)模化、扁平性和分散性,都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量級。
多個云化PLC產品的落地,說明工業(yè)領域的軟硬件解耦已經發(fā)生,通用性的硬件和開放式的軟件正在變成“新常態(tài)”。
03
從外到內,植入型PLC
第三種路徑,推動者來自于OT領域的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他們逐漸將PLC內置于各種設備。
這一路徑的發(fā)展也有三個前提條件。
第一,PLC的尺寸極大降低。
PLC誕生時,外形尺寸很大,比電機大得多,甚至比一些小型設備還大,因此當時的PLC安裝在電氣柜中,還配備了冷卻裝置。今非昔比,如今PLC的尺寸縮小了10倍,而且性能有很大提升。
第二,電子器件的可靠性得到驗證。
從歷史上看,電子部件比機器部件發(fā)生故障的概率更高,藍屏、死機在過去是家常便飯。因此,那時有嬌貴的電子部件的產品,一般都需要被放置于易于訪問,可以觸及的位置,容易重啟、更換和維修。
時光如梭,來到2021年,誰手上都有幾個掉地不易碎、泡水不易壞、開機永在線的“皮實”手機。電子部件的可靠性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可以與機器部件平起平坐。
第三,PLC的成本遵從反摩爾定律,快速降低。
過去,電子部件的成本遠高于DIN導軌、外殼和電纜等支撐組件?,F在微型PLC的成本僅為20年前的十分之一,為這些PLC配備導軌、外殼和電纜,不再劃算。
綜合考慮以上種種因素,在萬物皆有智能的時代,PLC不再有獨立外置于電氣柜中的必要,而是可以植入到機器內部,甚至以PCB板的形式,成為機器內部的一個“器官”。
有不少提供運動控制解決方案的企業(yè),已經將PLC、PCB板、模組或者同等功能的器件,內置于機械臂、CNC機床、移動機器人等設備“體內”。
典型的比如倍福和貝加萊(已經被ABB收購),他們發(fā)展的后勁十足,采用基于PC的控制,實現PLC的功能,讓用戶品嘗到PC在軟件工程方面的靈活性和開放性的優(yōu)勢。倍福還通過提供軟件開發(fā)套件的方式,支撐第三方廠家的深度定制需求。
在這個快魚吃慢魚,群魚吃大魚的時代,很多大型企業(yè)面臨著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中小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具有輕裝上陣的優(yōu)勢,隨著PLC的演進,軟硬件充分解耦、基于Linux等開源操作系統(tǒng)、使用開源軟件工具,不受物理位置和外形束縛的新一代“PLC”,將漸漸壯大。
----寫在最后----
本文分析了PLC的三種演進路徑:
第一,支持PLC直連云端,并嵌入人工智能模塊,從PLC發(fā)展為工業(yè)智能控制器。
第二,從端到云,PLC在云端運行,通過將物聯接口標準化和應用云化,采用軟件定義的PLC與工業(yè)互聯網平臺直接相通,實現PLC的遠程控制。
第三,從外到內,PLC不再有獨立外置于電氣柜中的必要,而是可以植入到機器內部,甚至以PCB板的形式,成為機器內部的一個“器官”。
當然,PLC的演進路徑不僅限于以上幾種,如果你有更多發(fā)現,歡迎留言。
PLC作為工廠中控制能力的源泉,位于工業(yè)互聯網的核心位置,它的前世今生值得更多關注。無論未來如何發(fā)展,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這個名稱似乎難以概括它的概念和定位,也許即將被賦予新的命名。
參考資料:
1.PLC江湖波瀾不驚,自動化風云錄,作者:彭瑜、林雪萍,來源:知識自動化
2.如何理解羅家的LogixAI產品,作者:Mike Zheng,來源:智造商
3.Is There Life without the PLC?How to Build a Better Embedded Controller,來源:Design News
4.全球首個廣域云化PLC試驗成果發(fā)布,加速下一代工業(yè)控制邊緣計算架構升級,來源:邊緣云
5.基于5G和軟件定義的工業(yè)控制技術(云化PLC)行業(yè)產生背景和應用場景,來源:中國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