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行業(yè)有一個12年周期,從電腦PC、智能手機再到AIoT萬物智聯,大概都需要十二年左右來孕育、成熟、爆發(fā)、迭代。這個硬件生命周期性規(guī)律,也體現在可穿戴設備上。
IP互聯在消費電子設備中迅速普及,2022年占全球所有消費電子設備出貨量的81%。到2023年底,使用中的IP-enabled消費電子設備數量將超過150億臺,到2028年將增加到超過220億臺,占所有使用的消費電子設備的93%(不包括可穿戴設備)。
將人工智能融入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IoT)的一大好處是能夠對這些設備進行個性化設置。通過利用人工智能,這些設備可以了解我們的行為和偏好,從而提供可定制的體驗。
由于智能手表在具備傳統(tǒng)的計時定時功能的基礎之上,還要求具備一定的健康監(jiān)測甚至是環(huán)境監(jiān)測的功能,比如說像心率、血氧、氣壓、海拔等等,這就要求系統(tǒng)需要裝備更多的外圍傳感器,同時也意味著更多的數據存儲要求。
預計2027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將達到2.053億,復合年增長率為6.1%。到2027年,智能手表的市場份額預計為31.9%。
在實現成為新浪潮之前,可穿戴設備在關鍵技術上還存在瓶頸需要解決,包括研發(fā)設計能力、算法等。鄭毅表示,當前智能穿戴設備有三個瓶頸——短后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