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3年“智慧城市”剛在國內興起時,人們對于“智慧城市”的概念還相當?shù)哪吧H缃瘢?ldquo;智慧城市”已褪去“高大上”的外衣,融入到“尋常百姓家”。西安智慧城市的建設方便了當?shù)鼐用竦纳?,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p>
近日,在西安紡織城街頭新出現(xiàn)了5個橘黃色的城市驛站,不僅為附近的保潔員遮風擋雨,還有免費開放的WIFI、微波爐供市民使用。不久前,曲江創(chuàng)客大街上出現(xiàn)了一家無人面館,引得市民紛紛前往嘗鮮。還有共享單車越來越流行、西安地鐵所有站點都支持掃支付寶App坐地鐵……
無論是增加便民設施,還是依靠技術讓生活更便捷,均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縮影。而且隨著便民惠民措施的增多,我們可以感受到西安智慧城市建設不僅僅是“看上去很美”,也越來越有溫度和可感知了。
褪去“高大上”外衣,隨風潛入“尋常百姓家”
2013年“智慧城市”剛在國內興起時,曾有人設想過這樣的場景:清早起來就有專車司機在樓下等著;在外吃飯不用排隊,早就在網上預約了餐廳;從談戀愛送花到結婚登記、買房裝修再到懷孕后做孕檢,動動手指頭就可以輕松完成,不用再去民政局、醫(yī)院排隊。那時這些事情仿佛遙不可及。
5年過去,這樣便捷的場景開始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滴滴打車已成為出行重要方式、吃飯叫外賣已成上班族生活常態(tài)、網上掛號就診也漸趨流行。“智慧城市”的便民惠民措施像潤物無聲的春雨一樣,褪去“高大上”的外衣,隨風潛入“尋常百姓家”了。
除了這些措施,近年來西安智慧城市建設在深度和廣度上的努力也有目共睹。如2017年12月20日,西安市旅游局與百度地圖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百度地圖將幫助西安實現(xiàn)線上“廁所革命”,讓游客及市民更加便捷地在百度地圖上獲取公廁位置及信息;西安市委、市政府開展行政效能革命,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和大數(shù)據(jù),讓數(shù)據(jù)多跑路,讓企業(yè)和群眾少跑路甚至不跑路;西安市政府出臺《關于推進“互聯(lián)網+內貿流通”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鼓勵中小企業(yè)在第三方平臺開展電商應用,建設電子商務產業(yè)聚集區(qū),等等。
這些和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便民惠民措施反映出智慧城市的“智慧”不僅僅是智能,“智慧城市”也不僅僅是數(shù)字城市、智能城市的另外一個說法,它的落腳點不應停留在信息技術的智能化上,而要立足于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效果和民眾感受。智慧城市建設只有致力于提高市民生活的便捷感和幸福感,才可能建成讓生活更美好的城市。
這和國家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的初衷也是相吻合的,如在一次新型智慧城市評選工作專家座談會上,普惠民生和民眾感受成為專家評選熱詞,在擬定的評價標準中,惠民服務(包括政務、交通、社保、醫(yī)療等)、市民滿意度、生態(tài)宜居這3項與信息技術應用效果和民眾感受相關的標準比例高達65%。因此,如何來建設智慧城市也成了對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和城市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驗。
增加民生“溫度”,將“智能”轉化為“智慧”
2017年9月,一位記者在西大街、小寨商圈、西一路、火車站廣場等10大公共場所調查免費WIFI使用情況,除了兩處信號強并可以使用外,其他的要么沒信號,要么鏈接不上,還有的干脆“蒸發(fā)”。該記者不禁發(fā)出“西安離智慧城市還有多遠”的疑問。
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短期轉變城市發(fā)展理念與管理方式并不容易。在一份城市樣本數(shù)為151的智慧城市發(fā)展水平評估報告中,以滿分105分為前提,國內智慧城市的平均得分僅為40.05。具體到西安,其智慧城市建設也存在一些難點和痛點:
從微觀上來看,存在一些影響市民日常生活的難題,如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問題遲遲沒有解決,交通擁堵、停車難問題普遍存在,“無人”商業(yè)模式仍處于起步階段,對突發(fā)雨雪天氣的應對能力比較欠缺,等等;從宏觀上來看,西安各大部門之間的信息系統(tǒng)并沒有達到完全共享,缺少統(tǒng)籌全市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辦公室之類的專門機構;雖然建立了一些智慧城市平臺,如綜合交通管控平臺、西安市共享服務平臺,西安市智慧停車平臺建設實施方案也已出臺,但是信息化程度還未達到智慧城市互聯(lián)互通的目標;部分政府機關和企業(yè)欠缺基本的信息安全認知度;民眾的參與度較低,等等。
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也很明顯,比如缺乏頂層設計和領導,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交通、教育、環(huán)保、旅游等維系城市運轉的子系統(tǒng)仍然各司其職、各自為政,如前段時間“灑水車事件”中,灑水車低溫天氣上路時出現(xiàn)管理空白;對智慧城市的認知不夠,使得“智慧”流于各種具體應用中,如“無人”商業(yè)模式中,有的“無人”店如曲江創(chuàng)客大街的那家無人面館受到市民熱捧,而其他一些“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菜籃子”則鮮有人問津,這就是為“智慧”而“智慧”,沒有進行充足的市場調研和論證;與市民息息相關的金融、醫(yī)療、教育、交通、水電煤氣等大量行業(yè)數(shù)據(jù),被掌握在不同的政府部門、不同行業(yè)的企業(yè)和平臺手里,給市民辦事造成困擾,如去年西安未央區(qū)一小學要求申請延遲放學的學生家長,提供工作單位或工商管理部門出具的無人監(jiān)護證明,等等。
為了讓市民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設的更多民生“溫度”,西安有必要對癥下藥,采取一些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如由政府主導,由專門機構負責,比如成立智慧城市推進辦公室來統(tǒng)籌并全權負責全市智慧城市建設;按照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建設要求,建設“西安政務云”政務服務平臺,建立融合西安市與各區(qū)縣及市級各部門所有數(shù)據(jù)的大數(shù)據(jù)庫;構建西安智慧城市全流程信息安全防控體系;通過舉辦博覽會、論壇等形式,開展前言技術展示和國內外合作交流,調動科研機構和核心企業(yè)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參與度,在全西安對智慧城市建設進行廣泛宣傳引導,爭取更多市民認可和參與。
智慧城市建設從技術和硬件上來說離不開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設施的互聯(lián)共享,從市民感受上來說與市民對“衣食住行”便捷順暢的要求息息相關,如何讓兩者從初次“親密接觸”向“水乳交融”轉變,將是西安智慧城市建設下一步應該努力的方向。
(原標題:“城市驛站”無人面館現(xiàn)身背后:西安智慧城市建設越來越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