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雪亮工程”全國首批示范城市,浙江衢州正依托阿里云ET城市大腦創(chuàng)新探索,設計“四網一大腦”總體架構,通過人工智能建立全域感知系統(tǒng),打通群眾安全感的“最后一公里”。
衢州城市大腦實現可調控、即時化智能視頻分析建設,通過機器視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破原有工作模式,整合跨區(qū)域、跨部門、跨層級數據,促進共享。
從只管看的“眼睛”升級為能看能思考的“頭腦”
深化視頻監(jiān)控應用,建立綜合視頻圖像研判系統(tǒng),對重點地區(qū)或事件進行可視化實時管控,提升立體化、智能化治安防控體系實戰(zhàn)效能,是“雪亮工程”的最重要目標。
衢州市綜治辦介紹,衢州“雪亮工程”的一大顯著特點是依托人工智能阿里云ET城市大腦,大力提升智能化應用水平,不僅使大數據分析如虎添翼,更讓“雪亮工程”從只管看的“眼睛”升級為能看能思考的“頭腦”。
以2017年初發(fā)生在衢州市區(qū)的一起車輛被盜案件為例,在當時視頻監(jiān)控應用還沒有實現智能化的情況下,為了偵破案件,兩位民警調閱大量視頻資料,用時6小時,在沿線4公里17個點位視頻發(fā)現車輛和嫌疑人。
再運用衢州城市大腦對該起案件重新計算推演:從民警檢索車輛信息獲取第一張盜取圖片,到通過“大腦”跨攝像頭搜索計算,僅用時18分鐘即鎖定目標,運用到行人識別、視頻高維特征檢索,多維數據融合等智能技術。
這只是智能安防發(fā)揮作用的一個縮影。此外,還能在群租房管理等場景下發(fā)揮作用,未來,民警挨家挨戶排查的工作或將由“大腦”代工。
城市大腦能同時支撐數百路視頻,并實現動態(tài)調度,既可以分散在不同區(qū)域,也可以根據應急需要集中。例如,平時重點關注網吧、KTV等火災高發(fā)場所。而在大型體育賽事、演唱會、春運時,可針對性聚焦體育館、車站、廣場等人流聚集地,防止出現擁擠踩踏等事故。
“大腦”背后的世界級技術研發(fā)平臺
從讀懂攝像頭,到能思考、能判斷、能決策,這其中應用到一系列世界級技術。
城市場景下,行人、車輛是流動的,同一個行人跨攝像頭出現時,由于遮擋、光照、角度、距離、姿態(tài)等都有很大不同,對識別的準確性提出很大挑戰(zhàn)。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阿里巴巴iDST視覺計算團隊采用了多項世界級技術創(chuàng)新。
在行人檢測方面,提出基于目標尺寸分級的級聯網絡,并充分發(fā)揮感興趣區(qū)域的上下文信息,提升特征提取能力,在全球權威機器視覺算法排行榜KITTI中奪得單項冠軍。
在行人再識別方面,不僅利用最新的深度學習技術提取行人的全局特征,還提出超分辨率模塊和深度注意力網絡獲得頭部、軀干等局部細節(jié)特征,進一步提高跨攝像頭場景下行人識別的準確性。這一技術在知名的行人再識別數據集Market1501中居準確率世界第一。
阿里巴巴iDST副院長、IEEEFellow華先勝曾表示,城市大腦的應用場景是許多技術研究的起點,研究成果都將幫助其落地。華先勝是視覺識別和搜索領域的國際級權威學者,曾獲選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協會院士(IEEEFellow)、美國計算機協會ACM杰出科學家。
此前,iDST團隊還以90.55%的車輛檢測率打破KITTI世界紀錄,3篇針對人流軌跡判斷、交通數據樣本研究的論文入選國際頂級學術會議ACMMM。
正是有了這些世界級技術的支撐,最終才讓“大腦”實時有效分析視頻圖像,實現多攝像頭聯動研判、跨攝像頭合作分析、百萬億級圖片以圖搜圖、高精度全覆蓋抽取圖像特征等功能,并在城市交通搜索、交通視頻大數據等方面發(fā)揮作用。
樹立全國新示范,人工智能守護百姓平安
放眼全國,衢州的這一嘗試是用人工智能實現基層治理、保障群眾安全的全新示范。
2017年11月,阿里云城市大腦入選國家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chuàng)新平臺,被認為是全球首次將人工智能疊加開放數據平臺用于城市治理。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曾在《人民日報》上撰文指出,城市大腦帶來的是城市治理模式的突破、城市服務模式的突破、城市產業(yè)發(fā)展的突破。
衢州城市大腦將助力衢州建設以“雪亮工程”為支撐的社會治理基礎工程體系,用人工智能打造中國最安全城市,進一步推進信息化、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盯防社會安全、守護百姓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