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得鮮陷欠款撤店風波 生鮮電商擴張潛藏風險

陳元
近日,廣州本土生鮮電商“食得鮮”被曝拖欠用戶預存款。部分用戶在雙11期間參加食得鮮的充值活動后,卻發(fā)現其電商平臺出現缺貨,部分門店及配送站點關閉等問題。

1月9日消息,在經歷數年前的寒冬后,線上線下融合成為生鮮電商求生的出路。除了盒馬、每日優(yōu)鮮等背靠巨頭的大平臺,不少區(qū)域性生鮮平臺也加快擴張速度,謀求分走生鮮市場一杯羹。但就在生鮮電商蒙頭狂奔的同時,風險卻已悄悄接近。

近日,廣州本土生鮮電商“食得鮮”被曝拖欠用戶預存款。部分用戶在雙11期間參加食得鮮的充值活動后,卻發(fā)現其電商平臺出現缺貨,部分門店及配送站點關閉等問題。有消費者稱,其在此前雙11期間參加了“食得鮮”的“充值1000送300”促銷活動,卻發(fā)現其服務區(qū)域內的食得鮮門店已經關閉,在聯(lián)系平臺客服希望退款時,對方卻表示要一個月才能退回余額。

除了出現門店關閉等問題,“食得鮮”還被爆出拖欠部分員工工資長達數月之久,目前已有10名食得鮮前員工向天河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了仲裁。

事實上,早在去年8月底開始,食得鮮就曾出現資金鏈斷裂、供應商討債、拖欠員工工資等傳聞。對此,食得鮮在12月發(fā)布公告,稱因遭到供應商擠兌,公司出現較大的流動性問題,目前通過創(chuàng)始人擔保借款,已陸續(xù)發(fā)放部分員工工資及欠款。團隊正積極尋求解決辦法,恢復經營需要時間。

聲明同時指出,公司為不在服務范圍的儲值用戶進行了退款,不存在欠儲值用戶消費款項的情況;并且接下來將繼續(xù)對目前的門店進行調整,以降低成本,屬于公司正常業(yè)務調整。

在知情人士看來,食得鮮選擇關停門店與站點,很大的原因在于融資沒到位,導致出現資金鏈斷裂危機。再加上供應商停供,影響了現有門店所能銷售商品的品種。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食得鮮已獲得Pre-A、A及Pre-B共三輪融資,單就目前披露的Pre-A輪融資,食得鮮融資額就達到2億元。在外部資金的加持下,食得鮮開啟了高速擴展模式,據媒體報道的數據,截至2018年上半年,食得鮮已實現廣州市70%以上區(qū)域3小時內妥投。但到了2018年末,食得鮮急轉直下,陷入了戰(zhàn)略收縮的寒冬,這不免暴露出生鮮電商固有的痛點所在。

《電商報》記者了解到,在商業(yè)模式上,食得鮮走的是“線上+實體店+3小時物流配送”模式,而針對生鮮電商最為重視的“鮮”,食得鮮采取的是“店倉合一”的前置倉模式,自建最后一公里物流,補足即時配送服務短板。

“線下門店、站點+自建末端物流”的配送體系,看起來故事固然十分美好,然而風險同樣不可估量。隨著門店不斷擴張,食得鮮要承擔的人力成本也必將水漲船高,一旦融資不暢,資金鏈斷裂,前期門店擴張、人員擴充往往將對生鮮電商未來的發(fā)展造成反噬,甚至導致經營難以為繼。

食得鮮方面早前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擴張之前,食得鮮已連續(xù)24個月實現正向現金流,2017年銷售額達1.78億元,實現凈利潤800萬元。據此來看,生鮮電商盡管痛點諸多,然而向線上線下結合方向轉型,未嘗不是一條謀求盈利的生路。但倘若落入追求一味規(guī)模化的窠臼,或許將把生鮮電商推入另一條死路。

THEEND

最新評論(評論僅代表用戶觀點)

更多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