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月面生物實驗完成:人工智能有哪些“首次”?

半城明滅
近些年來,人工智能迅速崛起,技術發(fā)展與商業(yè)應用不斷取得新成果,更是迎來了許多值得留念的“首次”事件。

據最新消息,我國發(fā)射的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在月面進行的首次生物實驗?;貍髡掌@示,棉花種子已經長出了嫩芽,未來有望成為月球上的第一片綠葉。實際上,嫦娥四號也是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人類航天器。

“首次”總是令人印象深刻。近些年來,人工智能迅速崛起,技術發(fā)展與商業(yè)應用不斷取得新成果,更是迎來了許多值得留念的“首次”事件。接下來,中國智能制造網帶您一起回顧近幾年里人工智能的那些“首次”:

人工智能首次戰(zhàn)勝人類棋手

2015年,AlphaGo對決歐洲冠軍樊麾,干脆利落5比0,這是人工智能首次戰(zhàn)勝職業(yè)棋手。此后,AlphaGo的不同版本還相繼戰(zhàn)勝了國際頂尖職業(yè)圍棋選手李世石、柯潔等人,展現(xiàn)出驚人實力。

人工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3月,新發(fā)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培育壯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新興產業(yè)。由此,“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了全國政府工作報告。在業(yè)界看來,這意味著人工智能已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

人工智能首次“高考”

2017年6月,“準星數學高考機器人”AI-Maths迎來了屬于它的文科數學“高考”,這是人工智能向人類發(fā)起的最新一場挑戰(zhàn)。“高考機器人”單獨在一個關閉外部網絡的房間內,斷開題庫+斷開網線+無人干涉,由公證人員監(jiān)考,輸入本屆高考數學試卷來“讀題”,通過內部服務器的計算,顯示輸出答案。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胡國平表示,據他所知,這是人工智能第一次在斷網斷庫的情況下完成自動解題。

人工智能首次設計出工業(yè)菌株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吳邊團隊通過智能計算技術,創(chuàng)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生物催化反應類型,并在世界上首次通過計算指導完成工業(yè)級菌株的構建。2018年5月,該項成果在線發(fā)表于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化學生物學》。

人工智能首次納入北京香山論壇議題

2018年10月,第八屆北京香山論壇的分組會議首次將“人工智能”納入討論范圍,分別設置了“當前軍事領域人工智能發(fā)展”“人工智能與新一輪軍事革命”等議題。論壇秘書處辦公室主任、軍事科學院戰(zhàn)爭研究院研究員趙小卓表示,北京香山論壇設置人工智能這一議題主要的背景是,最近這幾年人工智能發(fā)展很快,不僅僅在人們的生活和生產中,而且在軍事上也得到了發(fā)展。

人工智能畫作首次拍賣

2018年10月,第一幅登上拍賣場的人工智能畫作《埃德蒙·貝拉米肖像》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成功拍賣,連同傭金43.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00萬元)的價格遠遠高于此前的預估價。在這場為期3天的拍賣會里,同場拍賣的還有20多幅畢加索的畫作,沒有一幅比《埃德蒙·貝拉米肖像》拍出的價格高。

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首次評出

2018年11月,“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汝鈐因其在知識工程和基于知識的軟件工程方面作出系統(tǒng)、創(chuàng)造性工作,以及在大知識領域作出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而成為首位“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獲得者。

人工智能電視標準首次發(fā)布

2018年12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正式發(fā)布《人工智能電視認證技術規(guī)范》,首次對人工智能電視做出準確定義和明確技術規(guī)范。根據規(guī)定,獲得人工智能電視認證的基礎指標有“語音識別、模糊檢索、智能推薦”等六項,此外還包含“基本語音識別功能和性能、智能化和多輪次語義理解、圖像識別、智能家居互聯(lián)、典型應用場景支持、系統(tǒng)便攜性和穩(wěn)定性”等六大類23項指標的擴展評價內容。

人工智能首次助力地震應急

2019年1月,據四川省地震局消息,此次珙縣5.3級地震應急工作中,該局自主研發(fā)的智能地震編目處理系統(tǒng)首次服務地震應急工作,,為快速掌握余震活動信息和震后趨勢研判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據悉,該系統(tǒng)通過設置大量地震事件模版,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線實時掃描連續(xù)地震波形,自動識別、處理地震事件,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THEEND

最新評論(評論僅代表用戶觀點)

更多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