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透露五大新趨勢

我國智慧城市發(fā)展都存在“碎片化”建設的問題?!拔覀冏吡撕芏嗟胤剑吹胶芏嗟胤皆谥v智慧城市,盡管大量投入卻看不到建設如何帶來產出、如何創(chuàng)造價值?!崩市驴萍技瘓F董事長徐長軍談到。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如果一味的依靠政府,沒有良好的造血系統是行不通的。

出門不用擔心停車問題,從地圖軟件上就能看到附近的泊車情況,由系統自動引導到有車位的停車場,進出無感支付;工作、居住的樓宇變成了一部部大號“手機”,消防、安防、電梯、門禁等都成為了手機中的APP,可以實現中臺協同管理;疫情期間去不了學校也沒關系,智慧教育云平臺把教室搬到了網上;看病不再是難題,坐在家里就能接受線上診療,藥品還能直接郵寄到家……智慧城市正在以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之中。

事實上,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已經發(fā)展了數十年。從2012年啟動較大規(guī)模試點,到2014年將智慧城市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2016年將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確認為國家工程,再到國家發(fā)布“新基建”的號召、“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等相關政策文件進一步明確智慧城市發(fā)展方向,各地政府不約而同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寫入2021年首要發(fā)展任務,一幅全新的智慧中國圖景正在全面鋪開。新型智慧城市究竟“新”在哪里?近日,2021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fā)展峰會在無錫召開。來自產、學、研各界專家圍繞國內智慧城市發(fā)展情況展開了深入討論。專家們普遍認為,未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呈五大發(fā)展趨勢。

QQ截圖20210630142014.png

趨勢一:更加注重頂層設計“一盤棋”

“當前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仍面臨內涵認識不統一、頂層設計不科學、動力積極不長效的問題。”賽迪網常務副總裁莊健指出,“這就需要新型智慧城市從根本上面向運營、面向人本、面向技術重塑、面向橫向貫通,只有不斷演進才能支撐以人為本的城市發(fā)展理念。”

近年來,各地政府紛紛意識到只有做好頂層設計,才能更好地推進系統工程建設,因此先后推出頂層設計相關的政策文件,開始重新思考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與布局。比如深圳市在《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出成立新機構、采用新模式,努力將原有的“一盤散沙”凝聚成“一股勁兒”。再比如無錫,圍繞“什么是人民滿意的新型智慧城市”與華為智慧城市團隊歷經一年時間聯合編制了《無錫市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方案》,把整套全景圖,路線圖,施工圖和流程圖描繪得更加細致和清晰,并宣布將采取共建化,底座化,模塊化和資源化建設的模式來大幅提升智慧城市建設的質效。

“回顧近十多年來各方推動智慧城市發(fā)展情況,我們發(fā)現大家對于智慧城市的認識越來越清晰,政策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國家以及各地方在積極推動頂層設計,有序加以落實和推進,逐步構成整體思想統一的過程,向‘全國一盤棋’的方向發(fā)展。”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件產業(yè)研究所所長、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副主任吳志剛表示。

趨勢二:發(fā)展重心從項目管理轉向長效運營

以往的智慧城市建設往往由政府主導、規(guī)劃和設計,“重建設、輕運營”的現象普遍存在,使得很多智慧城市項目雖建立起來,但是無法實現長效發(fā)展。打個比方,這就像是精心打造了一個游樂場,配套的餐飲、娛樂、安保、衛(wèi)生服務等卻沒有跟上,這個游樂園很快就回變得難以維系了。

長期以來,我國智慧城市發(fā)展都存在“碎片化”建設的問題。“我們走了很多地方,看到很多地方在講智慧城市,盡管大量投入卻看不到建設如何帶來產出、如何創(chuàng)造價值。”朗新科技集團董事長徐長軍談到。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如果一味的依靠政府,沒有良好的造血系統是行不通的。

“我們應該打破原來的舊理念,更多轉向聚力各領域優(yōu)秀企業(yè),聚集產業(yè)發(fā)展的力量帶動中小城市共同參與智慧城市建設,從基礎設施、運營、數據三位一體的角度出發(fā)強化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吳琦認為,“隨著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智慧城市長期運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不斷凸顯出來。之前我們更多聚焦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未來要更多地凸顯長效運營,實現建設運營一體化。”

趨勢三:大數據能力構成核心競爭力

在各地區(qū)的發(fā)展綱要中,依托大數據、區(qū)塊鏈、云計算等技術構建智慧城市系統中樞被反復提及。數據成為了業(yè)務橫向融合形成跨部門、跨區(qū)域統籌協調管理能力的關鍵。越來越多的參與者認識到,只有數據有生命力,發(fā)展才有驅動力。

在傳統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盡管部門、企業(yè)、社會都產生并積累了大量信息和數據,但各類數據之間并未進行有效融合,數據匯集共享、關聯分析和高效利用水平不高,難以滿足智慧城市高效協同運轉需要和城市運行“全貌”展示需求。

“新型智慧城市或者數字城市的建設一定是數據大融合、業(yè)務大協同、系統總集成、決策總指揮、運營總綜述、服務總平臺。”徐長軍談道。吳琦指出:“智慧城市的核心市場要素是數據,未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更加要注重挖掘和激活數據潛能,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更合理、更科學的支撐。”

趨勢四:安全保障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第一要務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對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甚至是應急管理現代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工業(yè)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指出,發(fā)展是第一要務,安全是民生的第一要求,保障安全是城市管理的第一責任。各地都應將應急體系和應急產業(yè)納入智慧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

當前,智慧城市建設面臨安全方面的新變化和新挑戰(zhàn)。以網絡信息安全為例,“城市的信息化、智能化推進,控制中樞、電腦控制潛在安全風險增加。諸如軟件漏洞、操作失當甚至是黑客攻擊等等,一旦發(fā)生問題就可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李毅中談道。

如何解決智慧城市必須解決的網絡安全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提出:“我們一定要有科學的網絡管理觀,構建主動免疫的保障體系。”他認為,建設智慧城市必須保障網絡空間安全。從數據采集到傳輸信息,再到后臺處理過程都要在可信計算環(huán)境中實現動態(tài)關聯可視,避免產生“馬后炮”的情況。朗新科技集團副總裁張亮建議,建設大數據安全防護平臺,構建敏感數據使用的安全模式,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無授權不使用,為數據流通交易提供安全防護體系。

趨勢五:出發(fā)點重新回歸至“以人為本”

城市的發(fā)展最終是為“人”服務,根本上是促進人在城市中更好地生活和發(fā)展。十九大報告再一次強調了智慧城市的發(fā)展要注重以人為本,強調市民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參與行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也從過去的“信息技術”回歸到了“人”這一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同濟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曾在采訪中指出,純粹從技術上來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會非常困難,因為技術更新迭代非??欤夹g鋪墊下去還沒能貫徹到應用中,新技術就已產生,將原有技術迭代掉了。但如果從人的角度出發(fā),圍繞城市中不同主體工作、生活中的痛點構想,將需求細化、拆解、整合,再用技術來解決問題,效果會好很多。

濰坊市大數據局局長于冬菊表示:“在社會治理和服務方面,我們感覺到智慧城市的建設在下移。從原來的政府治理和服務,到現在擴展到城市生產和生活。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最重要一點就是以人為本,讓這個城市,讓老百姓具有更強的體驗感,能感覺到這個城市是有溫度的。”吳志剛也提出,只有采取用戶至上方式,提升城市參與度,才能真正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有機構預測,到2023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3萬億元。而《新型智慧城市發(fā)展報告2018—2019》顯示,我國大量城市已經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準備期向起步期和成長期過渡,處于起步期和成長期城市從兩年前占比57.7%增長到80%,而處于準備期的城市占比則從42.3%下降到11.6%??梢?,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已然進入全面推進的“深水區(qū)”,全新的篇章即將開啟。

THEEND

最新評論(評論僅代表用戶觀點)

更多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