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頭顯參考設計已出,高通能否稱霸下一代移動計算交互平臺?
王曉青
近日,芯片制造商高通發(fā)布了一種最新的VR/AR頭顯參考設計,名為“高通驍龍Smart Viewer參考設計”。在該參考設計中,使用USB-C接口將VR和AR(統(tǒng)稱“XR”)頭顯連接到一系列經過批準的支持5G的驍龍855手機上,在頭顯內置芯片執(zhí)行一部分工作的同時,由手機分擔其他工作,如控制器跟蹤、眼球追蹤和頭盔定位等。據高通VR和AR業(yè)務負責人雨果·斯沃特(Hugo Swart)預計,基于該參考設計的VR和AR頭顯將于2020年大規(guī)模上市。
事實上,隨著5G建設提速,處于VR/AR產業(yè)鏈上游的高通,布局速度明顯加快。想要將移動通信的輝煌復制到XR領域,高通此番雄心壯志其實已顯露無疑。不過,未來XR走向究竟如何,近期遭遇反壟斷案敗訴的高通,在商業(yè)模式遇阻的情況下,是否會將業(yè)務重心轉移至XR領域,都值得我們一探究竟。
建立XR Viewer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布參考設計只是計劃中的一步
5G讓人們看到了VR/AR市場的曙光。過去,拖住VR/AR發(fā)展腳步的,主要在于由本地高性能計算而導致的高成本,以及沉重的頭顯和眩暈感所帶來的糟糕的用戶體驗。這些,在5G網絡之下將得以改善。人們可以將復雜的計算遷移至云端,利用5G的高傳輸速率實時傳回頭顯。在此情形下,設備將變得更加輕便、更為便宜。在良好的體驗下,各行業(yè)的虛擬現(xiàn)實應用落地也將遍地開花。我們不難想象,這片市場的潛力將在5G時代得到充分釋放。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預計,到2025年,AR/VR市場的總規(guī)模將達到800億美元,大致相當于目前的個人電腦市場規(guī)模。
高通對VR/AR早有遠見。2015年11月便推出了第一代支持VR的SoC驍龍820。那時候的高通便相信,VR/AR的未來在于移動化。高通曾表示,他們預計XR的演進過程將與智能手機類似,也希望XR的發(fā)展能夠呈現(xiàn)出與智能手機界相同的趨勢——而驍龍800系列SoC正是高通針對XR需求做迭代發(fā)展的重中之重。
在今年1月份的CES展會上,高通展示了來自合作伙伴的7款全新AR眼鏡,這些AR眼鏡全部基于驍龍移動平臺。次月,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高通宣布將在2019年幫助利用手機驅動的XR頭顯推向市場。同時,還向人們展示了兩款來自合作伙伴的產品,分別是Qualcomm驍龍850移動計算平臺支持的微軟HoloLens 2,以及搭載驍龍XR1平臺的Vuzix M400。
時至今日,高通驍龍幾乎可以支持目前所有主流的XR平臺,包括Facebook Oculus、Google Daydream、HTC VIVE,以及微軟XR平臺。高通勢必很快賦能整個移動XR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參考設計中的驍龍855是為面向5G智能手機的XR頭顯提供支持。將AR/VR頭顯通過USB Type-C接口與搭載驍龍855的智能手機連接,可與手機上支持的應用和游戲進行交互,甚至可以實時提供上下文的信息和交互,實現(xiàn)沉浸式移動計算體驗。在此計劃下,高通還將為搭載驍龍855處理器的手機創(chuàng)建一個“XR優(yōu)化”認證程序,用以認證基于驍龍移動平臺的終端與AR/VR頭顯可以適配并能達到一定的性能標準。
實際上,高通想要創(chuàng)建的是一個XR Viewer生態(tài)系統(tǒng),在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支持的開發(fā)環(huán)境將不受專有硬件平臺限制,并將復雜的硬件要求排除在外。這對那些希望能快速推出產品的開發(fā)者而言,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基于這一點,高通也早在2017年2月正式啟動了面向虛擬現(xiàn)實硬件OEM廠商而設計的頭戴式顯示器(HMD)加速器計劃。如今,這項計劃依舊在進行中,虛擬現(xiàn)實頭顯宏碁(Acer)OJO和Nreal Light MR眼鏡已成為第一波產品。
如今參考設計發(fā)布,勢必會推動更多的VR/AR領軍企業(yè)打造面向5G手機的頭顯終端,高通隨之也將在業(yè)界建立難以撼動的地位。
高通劍指下一代移動計算平臺,是形勢所迫,還是大勢所趨?
從技術研發(fā)到標準制定,高通在移動通信領域一直扮演著推動者的角色。因其提早布局移動通信市場,故而能夠在智能手機時代力壓英特爾等老牌競爭對手,成為手機芯片領域的霸主。
只是,時過境遷,高通多年構筑起的高墻已出現(xiàn)松動。華為自主研發(fā)麒麟芯片,三星也開始向手機廠商們積極推銷自家芯片。再加上智能手機市場又遭遇停滯,移動端芯片的競爭變得更為焦灼難耐。而高通的那些老對手們,也都頗有遠見地將觸角伸向了極具前景的XR領域。5G時代下,諸多領域和產業(yè)的格局注定要重新定義。如今,高通又在反壟斷案中敗訴,裁決將為其商業(yè)模式蒙上陰影,并對智能手機行業(yè)產生廣泛影響。要捍衛(wèi)霸主地位,高通需找到更為廣闊的市場。
其實,擴張版圖一直都是高通的心愿,從2016年欲收購半導體公司恩智浦(NXP)中,便足見其野心。移動物聯(lián)網、虛擬現(xiàn)實、移動計算等,高通發(fā)現(xiàn)了很多增值市場,無論是收購,還是基于自身的技術研發(fā),這位移動通信巨頭從未停止過開疆擴土。
更重要的一點在于,從智能手機的發(fā)展趨勢來看,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需求已不再限于運行應用和游戲。人臉識別、雙鏡頭技術、虛擬現(xiàn)實......智能手機上需要實現(xiàn)的功能越來越多,這便需要上游廠商不斷改變芯片的設計以滿足這些多樣化的需求。也正因為如此,近幾年,高通越發(fā)專注于在一個芯片中提供完整的系統(tǒng)解決方案,例如驍龍系列芯片中就直接集成有ISP、DSP和傳感器技術。并且,在高通看來,相比于具有高度定制性的解決方案,開發(fā)者更希望能快速推出產品,特別是在VR/AR這樣的領域。因此,高通在5G來臨時,大力推動利用手機驅動的XR頭顯,也是在智能手機功能多樣化發(fā)展趨勢下的順勢選擇,這將進一步鞏固其手機芯片領域的霸主地位。
不過,從高通三十多年所走的路線來看,布局VR/AR更為符合其在移動互聯(lián)網產業(yè)中的發(fā)展邏輯。在PC時代,高通就堅信,PC之后人類的信息中心會轉移到手機上,在手機之后,信息平臺將以幾種不同的形態(tài)繼續(xù)向前發(fā)展,其中之一便是VR/AR?;谶@種預判,高通在六七年前就在極力推動VR/AR技術。高通虛擬顯示以及增強現(xiàn)實負責人Hugo Swart前不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XR將成為下一個移動計算平臺,甚至在未來可能代替智能手機和PC。5G之于高通,不僅僅是一個手機換代的問題,更是移動信息平臺發(fā)生轉變的重要時代。如此看來,高通在未來極有可能將相當一部分重心押在XR上。
當下雖是過渡,但“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
從交互方式來看,VR/AR為人們成功打開了另外一個維度的空間。無論VR/AR是否會成為繼個人計算機、智能手機之后的第三代智能計算交互平臺,又一場AR/VR手機大戰(zhàn)都在所難免。三年前,這場戰(zhàn)爭就已經打得十分火熱,那一年,宣布推進VR產品業(yè)務的手機廠商已有20家之多。如今,技術不斷成熟,面向5G智能手機的AR/VR產品,競爭恐怕會更加激烈。
3月1日,蘋果CEO庫克明確提出:未來蘋果發(fā)展的核心將是AR。據了解,蘋果正在研發(fā)一款支持AR和VR的無線頭顯,計劃在2020年上市。該設備的顯示屏將提供單眼8k的分辨率,且無需連線至計算機或智能手機。此外,這款設備或將搭載蘋果自家的芯片。著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AR為Apple未來成長關鍵事業(yè)之一,Apple AR裝置將會與iPhone整合,iPhone負責運算、連網、室內定位與室外定位,頭戴式AR裝置負責顯示。
英特爾認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應該是比VR/AR更進一步的MR,因此將目光放到了計算機視覺、感知運算等核心技術領域,并開發(fā)出RealSense實感3D攝像頭和Myriad X VPU視覺處理芯片等產品。
亞馬遜于去年7月推出了Sumerian,該平臺致力于幫助開發(fā)者用最少的代碼,構建基于手機或者AR、VR頭顯的跨平臺應用程序。按照亞馬遜說法,鑒于智能手機AR市場的擴大、AR在B2B市場的潛在發(fā)展機會以及AWS客戶的需求這三點因素,亞馬遜選擇了進軍AR/VR領域。而很多企業(yè)想利用AR/VR技術,但又缺乏專業(yè)知識和資源,Sumerian瞄準的正是這些企業(yè)。
巨頭們有自己的預判,也有各自的打法。不過,處于產業(yè)鏈上游的高通,基于角色優(yōu)勢和技術實力,將對VR/AR產品形態(tài)的更迭產生廣泛影響。
在2019年VIVE生態(tài)大會上,高通XR業(yè)務負責人司宏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的產品(通過可連接至智能手機的XR頭顯),還不是我們所希望VR/AR眼鏡能夠實現(xiàn)的最終產品形態(tài)。我們希望它像大家日常所戴的墨鏡或者近視眼鏡一樣輕便,同時有5G的功能集成在其中,可以帶來VR/AR眼鏡的體驗,并且讓用戶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覺。要實現(xiàn)這樣的產品形態(tài),可能還需要5-10年時間。”
盡管目前還處于過渡階段,但眾科技巨頭紛紛賦能VR/AR,在推動這一領域迭代的同時,也讓門檻變得不再難以逾越。在越來越完善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下,只等眾廠商加速下一代智能交互平臺的出現(xiàn)。
THEEND
免責聲明: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fā)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lián)系郵箱:xiali@infoobs.com
評論請先登錄~
最新評論(評論僅代表用戶觀點)
更多暫無評論